首页 资讯 正文

聊城:获评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以来 已累计完成40岁以上人群筛查干预40余万人次

体育正文 282 0

聊城:获评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以来 已累计完成40岁以上人群筛查干预40余万人次

聊城:获评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以来 已累计完成40岁以上人群筛查干预40余万人次

齐鲁网·闪电新闻6月(yuè)14日讯 聊城市卫生(wèishēng)健康委近日举行“鲁医健康说”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(jièshào)百万减残脑血管病公益项目和全市相关工作情况。 脑卒中(中风)以高发病率、高致残率、高死亡率、高复发率的“四高”特征,成为威胁国民(guómín)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。近年来,聊城市(liáochéngshì)将其作为(zuòwéi)健康聊城建设的重要抓手,着力打造“筛(shāi)、识、救、治、康”五位一体模式,构建从预防到康复的闭环管理体系(guǎnlǐtǐxì),获批全国首批“健康中国中风识别行动”牵头单位。 一是找准支撑点,织密筛查网络(wǎngluò)。成立市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、专家委员会和防治联盟,建立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筛查防治网络。自(zì)2011年成为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以来,累计完成(wánchéng)40岁以上(yǐshàng)人群筛查干预40余万人次。大力推进“30岁知血压”行动,完善高血压网格化管理,2024年门诊机会性血压筛查近10万人,实现高危(gāowēi)人群底数“精准画像(huàxiàng)”。 二是锁定靶向点,筑牢识别防线。在山东省率先发布卒中(zhōng)急救地图(dìtú),现有18家地图医院。依托聊城市人(rén)民医院脑科医院、市二院、市三院3家全国“中风(zhòngfēng)识别行动”试点基地,培训乡村医生成为卒中“吹哨人”,让早识别理念扎根基层。搭建(dājiàn)“线上+线下”全媒体宣教矩阵,开展“全民防卒中”活动万余场,惠及(huìjí)470余万人次,推进全民卒中早发现。 三是堵严风险点,提速急救响应。打造“1小时黄金时间救治圈”,就近,就急,就能力转运(zhuǎnyùn),实现“10秒(miǎo)内接听呼救、3分钟(fēnzhōng)出车、15分钟到达”的响应速度;首创“警医联动”120+122急救模式,平均出车时间缩至15分钟内,救援成功率提高25%。在全国率先建成(jiànchéng)急诊卒中单元(dānyuán),引进5G移动卒中单元救护车(jiùhùchē),实现“上车(shàngchē)即入院、边走边治、零停顿”,卒中中心静脉溶栓最快仅11分钟。 四是抓住关键点,打造诊治高地。拥有1个(gè)国家示范高级(gāojí)卒(zú)中中心、1个高级卒中中心,1个省高级卒中中心,10个县级卒中防治中心,实现区域卒中中心全覆盖。33家医院(含8家乡镇医院)开展静脉(jìngmài)溶栓,17家医院具备取栓能力,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超58%,DNT时间(shíjiān)(入院到溶栓)平均40分钟以内。成立市脑卒中质控中心,与北京(běijīng)天坛、上海华山等顶尖医院建立远程会诊,通过“聊智哺乡”行动引进(yǐnjìn)域外专家,提升县域技术水平。 五是把握落脚点,构建康复(kāngfù)保障。建立市、县、乡三级康复网络,老年(lǎonián)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6.7%。针对失能人群,卫健、发改、教体等部门(bùmén)联合,依托公办医疗资源,打造全链式医养康复新(xīn)模式(móshì),76家机构纳入职工长护险定点,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率,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,二级以上中医院康复科、治未病科(bìngkē)设置率均为100%,为患者提供综合康复服务。 聊城(liáochéng)(liáochéng)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蒋保印介绍说(shuō),“此次(cǐcì)“百万(bǎiwàn)减残(jiǎncán) 脑病先行”中国医学基金会脑血管病公益项目落地聊城,是对聊城现有脑卒中防治体系的重要补充,标志着聊城在完善医疗救助领域迈出关键一步。项目将为符合条件的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介入手术费用减免,重点解决因病致贫难题,让更多患者抓住黄金救治期。以项目实施为契机,聊城市将持续践行“让群众看得起病、看得好病”的医改目标,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根基,力争(lìzhēng)为全国百万减残公益项目提供更多聊城经验(jīngyàn)、聊城方案。 ” 闪电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刘洋 报道
聊城:获评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以来 已累计完成40岁以上人群筛查干预40余万人次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